和幾個朋友聊起「當兵」這碼子事,就滿肚子牢騷。

我沒當過兵 - 用華僑身分緩辦役政,每四個月出國一次,只為了避免達到必須服役的條件。十年下來,耗費的時間金錢算起來也不少了。從前聽到有長輩說:「當過兵的才算真正的男人。」每次聽到這類的話,我就掩耳疾走。照這種邏輯,外國非義務役制度國家的男人都不是男人了?也不知道是想洗什麼腦。聽到他們一邊喝茶,一邊不冷不熱的說:「去把兵當一當也好」這種話,我就很想翻桌。你們這麼喜歡當兵,回去當啊!別人的時間都盡量浪費沒有關係就是了?還有什麼「當過兵之後才能成熟和獨立」之類的屁話也很好笑。社會的磨練和現實的殘酷就不能讓人成熟和獨立,非得在軍中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?

民國初年,列強環伺,軍閥割據,那時候憲法訂了義務役的制度也還說得過去。都已經快一百年過去了,一天到晚嚷著要縮編兵力,裁減兵源,到底是還要辦多久,才能全面志願役?

不少書籍報導或論壇文章上都嚷著說,不管台灣的總兵力是十萬也好,五十萬也罷,橫豎是打不起來,真打起來了也撐不了多久。那些假設性、模擬性的理論我們這裡姑且不討論對錯,就問問兵役這碼子事情,到底對多少人造成了不良的影響,改變了多少人的一生吧?

有多少聲勢如日中天的藝人,當兵回來,一蹶不振?

有多少有機會登上世界舞台的運動員,卡著兵役問題而被迫放棄,或者被國外的球探放棄?

有多少有機會成為演奏家,家裡經濟卻不足以在一定年紀之前送他出國的孩子,因為兵役問題而中斷了精進?

有個朋友,在英國讀書,學業有成後有幸拿到了麥肯錫的offer,一個月超過15萬台幣的薪水。但是他放棄了,因為他被迫得回台服役。那個職位後來被他同學拿到了。現在,他工作的薪水,不到他那個同學的一半。提到這件事,他就扼腕。

有個朋友,原本在研究程式設計。等他服役結束,整個電腦的環境已經從DOS轉為Windows,他腦子裡只剩最基礎的部分,只好先做與程式無關的工作謀生。過了這些年,他最近想回去研究程式設計,卻發現這個斷層花上好幾倍的時間還不一定補得起來。

曾經和擁護義務役制度的朋友爭論過。其所持的觀點無非是從愛國的角度、歷練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。那些說法,在我聽來是完全不成立的。人各有志,即使兵役制度改為全面志願役,就真的怕兵源不足以支撐整個軍隊了嗎?兵貴精不貴多,為什麼不在減少名額的同時,提高軍人的待遇,讓服志願役成為一個吸引人的職業?尤其是景氣差的時候更是如此。自古以來,多的是經濟困難的人投身軍旅。減少名額,提高待遇的同時,也就能要求我們的軍人擁有更高的平均素質。第一,這個兵是志願來當的。第二,名額有限,當然可以好好篩選。第三,給了高的待遇,付稅的人民自然有權利要求我們的軍人是第一流的勁旅。

講一講,好像離題了。無所謂,牢騷發完了,繼續工作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ank4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